目前分類:哲思 (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與牛老師的緣分可追至2009年,當時正在台中工作,牛老師正是學校中醫顧問。我脊椎有宿疾突出,平日也是容易腰痠疼痛,特別是濕寒的日子,記得一次正腰疼得緊,同事拿出能量元素要我擦上舒緩,取些許抹上腰背處,立馬感到一陣清涼從腰背處穿過肚皮,腰疼自然也就舒緩許多,著實讓我一驚!後來一問,原來能量元素是牛老師所研發的保養品,由中藥材提煉製成,強化自己的能量。

不久媽媽患病開刀,經同事帶領前往牛老師住處,盼能求得一甕能量元素,讓媽媽在術後能夠舒緩身體不適,強化自身能量。在門口等待牛老師返家與同事閒聊時,偶然撇見老師家的自用車,一台白色的福斯金龜車,看著車牌號碼,無心脫口而出,這台車看起來頗為眼熟。不久牛老師返家,表明來意之後,同事將剛剛覺得車牌眼熟之事說出,牛老師與太太范老師也皆說我看來眼熟,說起前兩年在台北榮總附近曾向一位騎車的年輕人問路,那位年輕人很熱心騎車帶領牛老師、范老師開車前去,是否是我?恰好正住在榮總附近,而確實偶爾也會因報路不易,索性直接帶路,但我不敢肯定,只是說起車牌眼熟,當我這麼一說,牛老師、范老師更是一口咬定,認定我就是當時那位年輕人,牛老師與范老師大喜,也就結下這段特別的緣份,當然媽媽後來經過醫院細心治療與能量元素的舒緩下,順利康復。

在台中生活的一年多裡,牛老師、范老師相當照顧我,經常給予我關心與建議,對於初出茅廬的我,有著許多的支持與肯定。返回台北工作後,就不易拜訪牛老師與范老師,但這段期間牛老師不時也會打電話關心我的生活如何?作為一個後生晚輩,能得此長輩不求回報的關心,真的是受寵若驚,但礙於時間與空間的因素,一年之中,也約莫只能拜訪牛老師一至兩次。

mib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經常在思考如何能夠「達成人生目標」或著說是「成功」,今天一早想通了兩個概念的組合,可以解釋如何能夠成功。

 

第一個概念:如果做與過往相同的事情,為什麼能期望不一樣的結果?

mib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3年時寫一篇「給大學生」的網誌,闡述對大學生活的建議與感想,一轉眼各位即將畢業,各位可以回顧當時的「給大學生」,看看是不是有契合的地方?或是有我所遺漏的地方,檢視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態與位置,準備迎接大學畢業後的人生。

「給大學生」

mib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關於標題「哲學是什麼?」,將它放到google上搜尋後有831000筆資料,換言之要搜尋到這問題的答案應該不會太難,但多數人還是不知道哲學是什麼?因為這一直是台灣教育失落的一塊,致使對於人生、價值、思辨等等能力的不足,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。好吧,我們ㄧ步一步來理解「哲學是什麼?」

 

維基百科的說法:

mib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成為一名職業的老師,一直都不是人生中刻意的安排,大概是一直到大學之後才覺得這件事情不錯。

    我很容易緊張,特別是上台講話,真的就是「一片空白」,年紀越大,報告越多,為了不讓大家看出自己的緊張,反而硬著頭皮參與許多上台報告或是活動,所謂「洪水法」的策略也就漸漸養成講話的能力。大學同學的邀約之下一起修了教育學程,順道定義自己有興趣的研究方向,一轉眼畢業、實習、考試、找工作,而一開始被稱為「老師」,說實在的大概半年之後才開始習慣這不得了的稱呼。

    再轉眼,眼睛轉來轉去,就這麼些年過去,究竟「老師」是什麼?一份職業?一份工作?一份使命?一份因緣?一份薪水?一份任務?一份責任?一份事業?我真的是年年在變,實習那年,照著課本的計劃前進,但跟現實好像不太一樣 ; 在特別學校的特別生活,那更加難以言喻 ; 在公立學校,笑看人生 ; 在私立學校,瀟灑來去,究竟在做什麼呢?我對得起內在對於「老師」這身份的價值嗎?我不敢回應。

mib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昨夜凌晨兩點多,突然被一場夢驚醒,具體的內容已經忘去,只記得是一場兩人都沒有說出口的不捨,該是永恆卻走向分離,最後裝似成熟地笑著彼此祝福。驚醒後,就像看了「被偷走的那五年」、「蘭陵王」ㄧ般的「虐心」。年紀漸長,很多回憶開始以「十年為單位」回顧,如此多的成長經歷一筆一筆在心頭畫上許多記號,夢裡那人,不是具體的誰,該說是過去人生中每一個思念的總和,可能如此,才是如此虐心,心很思念。


mib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    《論語》ㄧ書應是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層閱讀過的一本經典,大概也都能隨口講出兩句,譬如《論語.學而》首章,或是大家小時候都曾讀過:「子曰: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;三十而立;四十而不惑;五十而知天命;六十而耳順;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』。」這是我們共同的記憶,也是相同的文化血液。

        第一次讀完整本《論語》是剛進大學的時候,雖然從小就曾經讀過《論語》的章句,但卻從來沒有讀完過整本《論語》,這一口氣把《論語》給整本瀏覽完,看完之後恍如隔世!究竟過去的教育是怎麼教《論語》的?怎麼會把這麼好的一本書給交成章句的背誦而已?我百思不得其解,同時也深感《論語》內涵之雋永。

        雖對《論語》有深刻的感動,但在研究所時並沒有選擇作為研究對象或是研究依據,這或許是緣份未到,研究所就讀的階段重心幾乎都在「生命教育」上,對於《論語》反而是有些疏離。

mib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